|  | 
 
| 目前,中国足协在亚足联各委员会中任职的人数已创下历史之最,达到11人。但就整体质量而言,也仅能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 
 网易体育6月17日报道:
 
 BIG4参加亚冠联赛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是因为中国足协在亚足联“朝中无人”?但是,就目前在亚足联委员会任职的中国足协官员来看,“朝中无人”的观点并未站得住脚。目前,中国足协在亚足联各委员会中任职的人数已创下历史之最,达到11人。但就整体质量而言,也仅能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
 
 据最新一期《体坛周报》消息,今年1月6日在多哈进行换届选举后,亚足联下属各个委员会全部进行重组。任职期限从今年起至2015年,任期为4年,但各委员会全部是按照哈曼第三次当选亚足联主席之后进行安排的,与目前担任亚足联代理主席一职的张吉龙无关。
 
 中国足协在亚足联的不给力直接影响了中超球队在亚冠比赛中的地位,“朝中无人”的说法正是外界所诟病中国足协的原因之一。不过,在目前的亚足联下属22个委员会中,共有11个中国人在12个委员会中任职,人数也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高。
 
 虽说有11个人在朝中,但就在任职的部门重要程度来看,远离亚足联的核心部门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亚足联或者是国际足联来说,国际足球组织的最核心部门在于竞赛和裁判两个部门。尽管,林晓华目前是亚足联竞赛委员会委员,但该委员会的主席是阿联酋人、亚足联副主席尤瑟夫·萨克尔;而裁判委员会中,孙葆洁的确在其中任职,但他不是正式一员,只是裁判委员会增选委员,所以在裁判会开会时他只能列席会议而没有发言权。
 
 此前,南勇曾担任亚足联特设职业联赛委员会主席,谢亚龙担任亚洲展望局负责人等,但两人目前已经双双入狱。而现在,中国足协官员在各个委员会中,都只是挂着“委员”一职而非“委员会主席”如此响亮的职称。目前,韦迪和于洪臣在亚足联担任的是特设会员协会委员会委员一职,在亚足联担任各个委员会主席一职的基本上是哈曼的亲信或是来自西亚的负责人,所以像韦迪和于洪臣在列席会议中,他俩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决定权可言。
 
 除此之外,在亚足联总部吉隆坡的日常办公机构中,像竞赛、裁判等核心部门,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工作人员也不少,相形见绌的是中国总共才有4人。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对于核心层的职业以及亚足联核心内容的了解上,来自中国的官员显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附目前在亚足联担任委员一职的人员及职称:
 
 张吉龙       财务委员会委员   亚足联代理主席
 
 韦迪          特设会员协会委员会委员
 
 于洪臣       特设会员协会委员会委员
 
 张路          特设职业俱乐部委员会委员
 
 杨楠          特设职业俱乐部委员会委员
 
 林晓华       竞赛委员会委员   市场委员会委员
 
 卢婷           女子委员会委员
 
 
 沈睿          纪律委员会委员
 
 薛力          室内五人制足球委员会委员
 
 胡跃林       医学委员会委员
 
 孙葆洁       裁判委员会增选委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