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决赛中德国负于意大利,普兰德利的战术部署完美无瑕,而勒夫的变阵则招致失败。
勒夫在中场位置上主动求变,不过意大利队在半决赛中表现更为精彩,如愿杀入决赛。
普兰德利坚持菱形中场,基耶利尼则出任首发左后卫,阿巴特没有首发,巴尔扎雷蒂出现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右后卫位置上。
勒夫再次调整了前场四人组,只有厄齐尔继续首发。中锋位置上戈麦斯顶替克洛泽,波多尔斯基在左翼顶替许尔勒,拜仁小将托尼-克罗斯令人意外的先发上阵。
勒夫的这一变阵自然是为了应对意大利的菱形中场,不过看起来德国人在中场仍未找到正确的选择,大多数时间里他们的表现都难以令支持者满意。
厄齐尔/克罗斯
勒夫对克罗斯的使用令人震惊,当然这并非一个不合逻辑的决定。意大利在中场中路实力强悍,他们的四名中场传球能力都很强。由于厄齐尔压的很靠上,在无球状态下,如果德国队只用两名中前卫与对手对抗,显然会落于下风。按照惯常的思维,克罗斯的首发,以及厄齐尔位置的右移,让德国队在必要时有三名中前卫,这样他们就有与意大利抗衡的资本。
不过,刚开场的逻辑并非如此。厄齐尔出现在中路,而克罗斯则在右路。然而,仅仅八分钟后,厄齐尔和克罗斯就交换了位置。这是勒夫为迷惑普兰德利而有意为之?还是他突然意识到厄齐尔不足以控制皮尔洛?还是他在场边要求两人换位?不得而知。
如此,克罗斯在中路紧盯皮尔洛,厄齐尔则出现在右翼。由于皇马前腰是个左撇子,因此他时不时的会内切向中路寻找机会。
问题
这个阵型给德国队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克罗斯没有完成盯防皮尔洛的任务。客观的说,克罗斯已经比鲁尼干的出色了,因为他至少经常出现在皮尔洛的前进方向上,不过拜仁小将依旧没有给对手施加足够的压力,另外他拖的也太靠后。这是意大利得以取得第一个进球的部分原因,当时皮尔洛的长距离斜传打穿了德国人的防线。本场半决赛,皮尔洛没有踢出1/4决赛的超高水准,当然这也是由于意大利控球优势不明显的缘故。德罗西很好的保护了皮尔洛,后者前插时,他的补防很稳妥。
德国队的第二个问题,是进攻中阵型拉的不够开阔。这一点很奇怪,因为意大利的菱形中场对边后卫保护不够,勒夫居然没有对此加以利用。此外,基耶利尼和巴尔扎雷蒂都不在自己最擅长的位置上,德国本应主攻两翼,不过比赛中的情形并非如此。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勒夫的部署:中场中路要有三个人,另外厄齐尔与三名中场的距离不能太远,这样他可以用一个变形的4-2-3-1阵型来对抗意大利的四人中场。在另外一侧,波多尔斯基也能得到发挥空间。不过,当德国队处于无球状态时,波多尔斯基也加入了中场角力,由于巴尔扎雷蒂很少前压,波多尔斯基没有得到太多的机会。
尽管如此,德国人的开局还是不错,他们创造了几次机会,特别是在皮尔洛的左右两侧,德国队制造了一些威胁,前15分钟意大利处于较为危险的境地。本场比赛双方的主要争夺都发生在球场的一侧:德国队的右路,也即意大利的左路。
德国右路/意大利左路
这是一个奇特的区域,意大利打菱形中场,他们在这一侧没有人;而厄齐尔的内切也让德国右路比较空旷。这样一来,双方在这一侧的边后卫就得到了发挥空间,然而无论是博阿滕还是基耶利尼都未加利用。博阿滕要时刻提防卡萨诺的跑动,后者在这个区域有过两次极具威胁的传中。
基耶利尼更加擅长中卫位置,因此他在左后卫位置上很少助攻;此外厄齐尔跑位灵活,基耶利尼时不时就要到中卫位置上补位。不过一旦基耶利尼前压,并没有德国球员盯防他:厄齐尔没有任何防守责任,这样基耶利尼在助攻中能够直接面对博阿滕。
意大利的第一个进球的过程中,德国队犯了两个错误:首先,厄齐尔没有盯紧皮尔洛,后者从容斜传边路制造杀机;其次,由于厄齐尔在中路,克罗斯至少应该在中场靠右的位置上遏制基耶利尼,不过意大利左闸无人盯防。这样一来,博阿滕不得不上前防守基耶利尼,卡萨诺由此得到了空间并引出胡梅尔斯,意大利10号的传中帮助巴洛特利得分。
如果德国队防守得当,这个失球完全可以避免。不过看起来德国人似乎是放弃了右边路,放任基耶利尼前插。当然,如果他们能够以这样的代价换得中场主动,右路的空虚是可以接受的,否则,便是得不偿失。
1-0
双方的防守也都很有趣。意大利的防线压的很靠前,这样戈麦斯就不得不远离布冯。德国后防线反而拖的比平时靠后,勒夫不愿给巴洛特利留下太多的空间,1/4决赛中巴神得到了太多过顶球机会。意大利领先后,德国队被迫前压,而普兰德利则乐得后撤。
1-0后意大利更加注重防守,两名前锋更靠近边路活动,这让德国队两名边后卫很恐慌。此役蒙托利沃的表现令人关注,他的高位逼抢让德国中场很难控制节奏,尽管送给了德国队几次任意球,但是他的目的达到了,并且获得了后撤支援皮尔洛的时间。无球状态下,意大利的四人中场呈平行排布,特别是当德国队从两翼进攻时更是如此。
当然,蒙托利沃最主要的贡献还是来自于进攻,他的过顶球帮助巴洛特利打入第二球,当德国获得角球时,意大利两名前锋并未参与防守,德国三人中场本应杜绝这一失球。
下半场
意大利牢牢控制局面,勒夫必须改变现状。下半场一开始他用克洛泽替下戈麦斯,罗伊斯替下波多尔斯基,厄齐尔内收到中路,克罗斯则打左路。
两球在手意大利主动后撤,下半场前15分钟德国队占据优势,创造了几次机会。拉姆在左边路处于无人限制的状态,他的前插很有威胁。
意大利的换人
普兰德利用明智的换人来控制局面,他用莫塔替下了贡献很大的蒙托利沃加强防守,随后又用迪亚曼蒂替下卡萨诺。迪亚曼蒂位置很靠后,更多时候他的职责是串联进攻,同时控制皮球。此外,迪纳塔莱替下巴洛特利也是一招好棋,乌迪内斯老将在反击中很有威胁,差点儿打入第三球。
实际上,意大利队在反击中创造了很多机会,甚至比德国队下半场得到的机会还要多。如果不是浪费机会,意大利本该扩大领先优势。普兰德利派上的三名替补很好的遏制了德国队的反扑,此三人充沛的体能在进攻中也提供了帮助。
勒夫最后用穆勒替下博阿滕,施魏因斯泰格后撤右边路,这样中场只有赫迪拉一人。穆勒与克罗斯、罗伊斯、克洛泽、厄齐尔共同组成德国队的攻击线,但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他们在进攻中毫无章法。比赛最后阶段的点球似乎让德国人看到了希望,但意大利队保持住了领先优势。
结论
勒夫的战术变化过度?还是变化不够?赛前他说德国队要以我为主,但是实战中他令人惊讶的安排克罗斯打边路。很明显,德国人在中场缺乏清晰的思路,没有对皮尔洛实施紧逼,蒙托利沃和德罗西也打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德国人没有表现出他们的强大,他们根本无法遏制意大利队。
意大利队的进球,是精心策划和精准射术的共同结果,但是他们的防守更令人侧目。上半场普兰德利的防线前压,而在德国队被迫压上后,蓝衣军团在禁区内的防守同样成功。蒙托利沃的角色非常关键,他在第一时间破坏了德国人的进攻组织。
勒夫并不成功的变阵将让德国人永久记忆。意大利队踢出了本届杯赛以来的最高水准,此前他们只击败了爱尔兰,其余都是平局。本场半决赛的结果证明,意大利依旧是欧洲最强大的球队之一,普兰德利的战术部署完美无瑕。小组首战西班牙,普兰德利的3-5-2颇见成效,现在意大利主帅要考虑决赛中的排兵布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