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CBA篮球文化的苦与乐
新华网北京4月1日体育专电(记者李博闻)夺冠之夜的五棵松,见证了CBA17年来中国篮球的最沸热度,丰富的篮球文化大餐让国人依稀看到了真正职业的NBA的影子。
18000人齐声高喊“总冠军”,所人穿上纪念T恤衫组成白色热浪,往日的发泄式京骂变成了整齐划一的“防守”、“必胜”、“MVP”,以及球迷自创的“换苏伟”、“李上腿”,配上优质的电视转播效果、灯光、音效,以及场外主队球衣、球服的专卖经营,打造CBA自己的篮球文化不再是梦。
马布里甚至夸张地说:“美国比不了中国,NBA比不了五棵松,即便美国两万人看球也赶不上中国几千人看球的气氛热烈。”
其实早在2005年,CBA就提出了名为“北极星计划”的十年改革方案,这也被看做开发建设联赛篮球文化的开创之年。
篮管中心前主任李元伟曾表示,“CBA不仅仅是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回报社会。我个人觉得篮球是精神上的追求,不是金钱上的,文化才是比赛的魂。”而随后接连举办的数届全国业余篮球公开赛(CBO),也在普及篮球运动、传播篮球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让篮球文化真正回归基层、贴近草根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赛季的CBA联赛赶上了最好的时机,篮管中心及篮协高度重视,各俱乐部大力配合,加上NBA停摆大批外援来华,带来了大洋彼岸新鲜的NBA文化气息。做地铁、说相声、看国安的马布里与国人在篮球里找到了相互的认同感,东西方文化的对撞交流也在老马率领北京金隅夺冠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当然,总决赛只打了五场,五棵松只有一个,总揽整个联赛,一路走来让人揶揄的事情还是不少。许多赛区管理混乱、观赛环境不佳,球迷情绪失控骂人、向场内投掷杂物、和球员家人互殴甚至围堵球员大巴等情况仍在出现。网络的普及也进一步带动了篮球文化的横向传播,其中有正面积极的,如马布里“Love is Love”(爱就是爱)的口头禅,也有消极的,比如两地球迷将比赛的情绪带到网上互相谩骂,甚至发展为地域性攻击。
如何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从宣传上加以引导,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在联赛口号、标志、公益活动、群众普及乃至联赛产品的全方位推广上步步为营,将联赛文化植入人心,CB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冷暖自知,苦乐与共;CBA的明天,还需要共同呵护,一起见证。
(本文来源:新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