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甘当绿叶配红花、他们的工作是模仿对手、他们就是体育界的"陪练"
作为高光人物,冠军往往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他们的成功,固然与自己的付出有关,但被推上金字塔尖,那些幕后英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中国体育界,“陪练”这个行当是个苦差,付出多、收入低、少有出头之日,更重要的是,挨打就是他们的工作。一定意义上,“陪练”是现行举国体制的衍生物,更是金牌战略必不可少的附属品。
1。陪练源于国球 兴于奥运
1959年,多特蒙德,第25届世乒赛,日本队拿到6项冠军,唯独男单输给了中国的容国团,后者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日本队随后两年时间潜心研究新技术高吊弧圈球。得知消息后,中国队抽调队员专门模仿日本队打法,在第26届世乒赛,中国队打了日本队一个措手不及,拿下了男团、男单和女单3项冠军,国球地位就此奠定,中国体育独特的“陪练”制度应运而生。
第35届世乒赛,匈牙利队已取代日本成为乒坛第一霸主。中国队此后决定挑选队员模仿匈牙利主力,第36届世乒赛,中国队决赛中5比2横扫夺冠大热门匈牙利队。
与乒乓球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相比,柔道、跆拳道、摔跤等身体对抗类项目陪练更是必不可少,一名主力身边通常有4到5名陪练。北京奥运会柔道冠军杨秀丽身边则有13个男陪练,这13人体重、身高、技术各异,几乎模仿遍了当下女子柔道78公斤级的全部对手。
2。女排陪练 每日扣球上千次
2001年,时任河北女排主帅的张建章被借调到中国女排,任陈忠和时期的助教,由此开始了8年国家队生涯。大赛前,队员们需要通过看录像了解对手,张建章则要在训练中模仿对手的特点。“我们就是模仿对手的打法,世界大赛之前,要模拟欧美选手的扣球、发球。亚洲比赛之前,要模拟亚洲对手快速多变的打法。”张建章说,队员有自己的打法,而陪打必须模仿各种打法。每天一大早,跟着运动员出早操,然后训练一整天,晚上还要在房间看录像,揣摩动作,反复练习。
白天训练防反,队员每人每组训练接5次扣球,陪打则要站在网前的椅子上不停地扣,队员可以在旁边歇一歇,但张建章必须按主教练的意图扣完所有球。“练一天,扣球估计能有上千次,到后面胳膊都觉得不是自己的了,晚上更是完全没有知觉。”
2004年,中国女排拿到奥运会金牌后,张建章的国家队补贴才高了一些,以前还没有某些地方队教练工资高。
在国家队的这些年,张建章和家人聚少离多,孩子3岁以前,都没怎么见过爸爸。妻子生孩子前及坐月子他都没照顾上。“2005年我爱人生孩子时,正好赶上有10天假期,生的当天我在,假期结束了我就回队里了。”备战北京奥运会时,张建章的父亲得了脑血栓,家人为了不干扰他,一直瞒着,“直到比赛完打电话回家,我妈妈哭了,我才知道这件事。”
2009年中国女排重组时,张建章没有进入教练组,不过,他认为现在的工作依然跟国家队息息相关,“我到地方队,也是在为中国女排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工作。”
3。跆拳道陪练 冠军的“沙包”
每一次,奥特曼的成功,都是打败了小怪兽。如果说,陈中、吴静钰这些跆拳道冠军是无敌的奥特曼,那曾耿遵就是时常挨打的小怪兽。曾耿遵当了职业陪练之后,工作就是挨打。无论是在运动员时期,还是退下来任广东女队主教练时,曾耿遵都能在陈中需要时回到国家队,他陪她打了3届奥运会,没有与奥运选手同样多的奖金,只有微薄的国家队补贴。而究竟被冠军踢伤了多少次?曾耿遵笑笑说,这怎么数得过来。
1999年世锦赛之前,男队队员曾耿遵被抽调至女队,成为大级别选手的陪练,后来成为陈中的专属陪练。不过,国内比赛,他会以运动员身份参加,曾多次获得全运会冠军,2001年拿到世锦赛第5名。“男选手力度、反应都比女孩子好一些。她们跟我们打,进步更快。”曾耿遵说,虽然只是陪练,但压力很大。“陈中可以踢伤我们,我的脚踝被她踢肿过,还经常被踢到头,最难熬的是踢到裆部,缓一缓,继续练。但我们不能踢伤她,既要让她感觉是实打实地过招,又要控制好力度和技术。”曾耿遵说。
既然陪练有好几个,那是不是训练时缺一个也无所谓呢?“当然不是,训练计划早就订好了,谁模仿哪个选手,谁的任务是什么,都有明确规定,缺了谁都不行。”雅典奥运会前两个月奶奶去世,北京奥运会备战紧要关头姥姥去世。两个老人都很疼爱曾耿遵,他也很想回家,可父母劝他以事业为重,等比赛完了再回家祭拜。“晚上想起就会难过,会掉眼泪,只能安慰自己,老人会在天上保佑我的。第二天训练还得调整好情绪,不能让陈中看出来,不然会影响她。”
作为“人肉沙包”,他不仅要挨打,还要帮队员调整情绪。与陈中对练时,曾耿遵经常被踢中头部,但他一直要喊“踢得好”。
曾耿遵说,虽然陈中的奖金不会有他一份,陈中拿到奥运冠军后获得的待遇,也都和他无关,但给陈中当陪练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不要老想着自己付出那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国家没有这个规定。心态要放好。”
因为在国家队工作出色,曾耿遵2005年退役时,有三个地方队邀请他做教练,在深圳做了一年后,他进入广东省队做女队主教练。备战北京奥运会时,曾耿遵再次返回国家队担任陈中陪练。如今备战伦敦奥运会,曾耿遵将成为女子57公斤级选手侯玉琢(微博)的教练兼陪练,以这样的身份参加奥运会,对他来说,已经是第4次了。
4。陈忠和 坚守22年走到台前
诸多“陪练”中,最能坚守的要数中国女排前主帅陈忠和,二十多年的陪练生涯后,他终成一代功勋教头。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从福建男排退下来,时任国家女排主教练袁伟民找到了他,借调他赴京任女排陪练。2000年年底,中国女排主帅竞选时,郎平把票投给了曾经的陪练陈忠和。2001年,与中国女排一起走过22年的陈忠和,从幕后走到台前,正式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随后他率队夺回了遗失17年的世界杯冠军,夺取了雅典奥运会冠军,北京奥运会战胜古巴获得季军。
5.邹市明(微博) 陪练打败陪练对象
和陈忠和默默坚守不同,同样是“陪练”出身的邹市明靠的是不能被掩盖的天分。在国家队,他最初只是陪练,却在全国锦标赛击败正选种子选手。
邹市明曾练过武术,机缘巧合加入贵州拳击队。1999年,全国冠军赛在贵阳举行,邹市明因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与世界上一些拳手相似,被选为国手陪练,他的陪练对象是48公斤级全国冠军李增茂。
据国家队工作人员透露,邹市明做陪练时接受能力强、悟性好、头脑灵活、速度快,最重要的是,他时时处处都在留心种子选手的技术。
2000年5月18日,对邹市明来说极为重要。这一天,他在全锦赛预赛中击败1号种子、陪练对象李增茂。“那天是我的生日,我记得特别清楚,赛后,我立刻打电话告诉妈妈,我打败了全国冠军。那次胜利是一个新起点。”随后,邹市明逐渐成为48公斤级的王者。2004年,他在雅典收获铜牌实现中国拳击在奥运会上的突破;2008年,邹市明夺得中国拳击首枚奥运金牌。每每说起陪练生涯,邹市明都心存感激,他说,那一段经历,让他有了从事拳击事业的信心和勇气。
(本文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