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点:中国网球的新老交替之困
作为一年中最后的几项高规格赛事之一,中网比赛的结束,通常也是对球员一整年表现进行盘点、总结的开始。2013年,中国网球选手有喜有忧,而青黄不接的问题依旧没有改观的迹象,这在本届中网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李娜无缘四强,多少令人有些出乎意料,但基于她本赛季常有状态大热时突然哑火的表现,被好友科维托娃三盘淘汰也并不令人惊讶。前两轮连续送蛋轻取对手,李娜的状态似乎出的有些过早,从对利斯基开始愈发艰难的比赛,让年过30的李娜在迅速恢复体力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扰。不过,一整年的优异表现足以让她晋级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年终总决赛,在教练卡洛斯的指导下体能大有进步的李娜,也可以让我们期待她在新一年的表现。
回顾首届中网,当时参加女单比赛的4朵“金花”,在本届还有李娜和郑洁奋斗在赛场上,她们10年来与中网的不解之缘虽然可贵,但这一代中国女子网球选手,已然进入了职业生涯的中后阶段。除了进来越打越好的张帅,中国新一代的网坛小花,如袁梦、周奕妙等人似乎都没有如人所愿迎来绽放的时刻。
从中网资格赛观察,情况则更令人担忧。出战资格赛的7名中国球员全部止步第一轮,其中除了段莹莹和张宇璇把比赛拖入第三盘外,其余比赛中国内地球员都被两盘横扫。在世界排名百位左右的对手面前,排名200位开外的“小花”“小草”没有任何机会,“1:6、2:6”这样悬殊比分也是双方差距的真实体现。
相较而言,反倒是双打的海峡组合让人眼前一亮。出战本届中网的郑洁/詹咏然和彭帅/谢淑薇都曾淘汰强大的对手,美网后重新配对的郑洁/詹咏然还曾战胜赛事3号种子,只是在第3轮败给了后来的冠军米尔扎/布雷克组合才止步8强。2号种子彭帅/谢淑薇顺利杀入四强,延续了今年以来的稳定表现,进军年终总决赛也是对她们一年来努力的最大褒奖。也许中国网球的下一个辉煌,依旧要从双打开始,而“海峡组合”无疑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赛末点:十年中网,老目标,新征程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赛末点》中,男主角最后逃脱法律的惩罚后,曾经用网球打在球网上造成的无限可能来形容运气的变幻莫测。中网的发展壮大,同样脱离不开“运”字,然而凭借的不是运气,而是运势。
2004年,李婷/孙甜甜的女双组合在雅典奥运会为中国网球实现金牌的突破,中网也在这一年应运而生;2009年,WTA公布赛事改革路线图,中网同样在本年度完成了级别和规模的提升;2011年,首届中网ITF青年组亚军李娜在罗兰·加洛斯实现了亚洲女子单打的大满贯突破,高规格的国家网球场“钻石球场”也正式落成,成为中网的主赛场。中国网球公开赛,成了中国网球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观赛的球迷多了,是本届中网赛事最为直观的变化。据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晋康介绍,2013年中网现场观赛人次预计将首次突破30万,票务收入将同比2012年度的1800万人民币增长4成左右,而商业赞助收入也较去年增长14%。中网赛事,正在逐渐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与“城市客厅”,也成为了全国人民特别是网球爱好者在国庆长假一个标志性的盛大嘉年华。而最终的目标,则是从办赛伊始便孜孜以求的“第五大满贯”。
“ 大满贯 的名号需要国际上的认可,尽管今年的赛事阵容、票房都有很大提升,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很快达成这一目标,这不是十年、二十年能完成的,甚至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看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可以达成这一目标。”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给出了中网发展的路线图,尽管还没有详尽的时间表。
的确,既然中网已经找准了前进的方向,剩下的,就只有为梦想而风雨兼程。 |
|